#11 拖延了,怎麼辦? 拖延症比你想的複雜很多很多 大家好,近期鳥仔的Podcast新企劃<別再拖延了> ft. 放大製作 豆仔更新到第三集 這是一個深度聊拖延症的系列集結合了去年開始鳥仔接觸的許多案例故事 往往我們對拖延是迷惘的 鳥仔也曾經被拖延纏身,日復一日的發生學習了時間管理方法,還是面臨一次次的失敗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那請一定要好好服用這系列! 六月創作 EP1為什麼拖延 EP2拖延的類型 EP3拖延vs焦慮 EP4 順流而行 你怎麼形容拖延的自己? 你最近有拖延嗎? 閉上眼睛,問自己:「拖延的我,真的好___ 」你會接上什麼形容詞呢? 收聽鳥仔作品的粉絲應該已經耳熟能詳「拖延是焦慮問題」,不是能力或是個性的問題 拖延是人在面對焦慮之下,選擇的一種保護機制 因此,當我們用嚴厲的話來批評拖延“懶惰、糟糕、沒責任感” 我們的內在也有另外一個小聲音為自己委屈、打抱不平那些小聲音透過拖延,使我們感到公平或安全 現在請學習釋放和聽見它聽見內在的不情願,才有機會轉化念頭,承擔起生活的責任 拖延的種類 拖延症的難纏在於,1. 我們慣性給予自己壓力,使焦慮和拖延越演越烈2....
about 1 year ago • 1 min read
#10 創業後,從學霸變學殘? 認識你的MBTI學習風格:NS篇 大家好!鳥仔的電子報已經到了第十封 今天的題目,來自靈魂教練莎賓 「過去在學校和企業,表現都很得心應手 但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卻遇到很多挫折想問,為什麼會從學霸變成學殘呢?」 鳥仔超喜歡這種,複雜又重要的問題 今天要透過MBTI中的NS人格,來介紹:1. 學霸是什麼?2.創業和公司的本質差異 3. N和S的學習優勢與劣勢 開始之前,可以透過問卷認識你的NS學習風格 五月創作 Podcast 為何有人天生學霸? 你有遇過學霸嗎? 不用花很多時間念書,卻永遠坐穩前三或者,拼一下就能大幅進步的天才黑馬 學霸的秘密:腦內的學習/心智地圖 鳥仔很幸運地,過去的升學路程都很順利而從小,我就有個習慣: 「不管老師的進度,先把課本都瀏覽一遍」 我的腦袋會建構出課本各個章節的關聯性建構出學習地圖/心智地圖再回來看看老師教的部分,在整個地圖中的哪個位置、代表的整體意義為何 這是一種,全局思考的習慣當你有一份完整的地圖會知道現在的知識點,是個直轄市還是小鄉鎮哪些地方互相連接,接下來剛往哪走...
about 1 year ago • 1 min read
#9 該不該放棄? 改變不一定要失去所有 我到底該不該放棄, 一段關係、工作或是某種人生狀態? 如果這個問題,在你的生活中出現 肯定很沈重 繼續下去,你覺得難受 但若是放棄,又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自己 今天我們來聊:放棄與改變 五月創作 Podcast 上週五,<上學之WHY>與<聽她說學旅>合辦首場 研究生講座 過去的研究生回憶浮現在腦中 “我唸過博士班,並且最後放棄了” 現在往回看,覺得自己真可愛 明明就不適合,為什麼要硬撐 但鳥仔的上一段戀情也是苦撐六年才結束可見放棄有多難 改變本身就夠焦慮 改變是讓新的東西進來 但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你必定有失去 而放棄的意涵更是“重大失去所換來的改變” 應該沒多少人,能不痛不癢的接受失去 當時我累積足夠畢業點數 卻一直沒達到最後的畢業條件 指導老師鼓勵我只差一個機會 但每次的投稿,都讓我很疲憊 “我為什麼要做學術?” 研究有趣,做得還算順手,也累積了肯定 但內心有個聲音,「想去其他地方看看」想更自由、想換種生活方式、想知道市場要什麼 “但我真的不能再忍一下嗎? 也許半年,也可能一年或兩年?”...
about 1 year ago • 1 min read
#8 認識你的防衛機制 你討厭的焦慮,其實很愛你 許多人開始覺察焦慮,會陷入一個新難題 :焦慮出現的比想像中更頻繁引發了新的焦慮 俗稱 焦慮你的焦慮接著,又再度把矛頭指向自己 「好討厭焦慮的自己…」 如果你也心有戚戚焉今天想介紹「防衛機制」是看見焦慮之後,可以做的一些事 四月創作 Podcast 開始之前,來個工商時間: 主題活動 報名網址 鳥仔將邀請摯友教授,一起分享過去在學術工作的經驗協助研究生突破學術卡關,以及知道如何和指導教授溝通合作 免費講座 我的焦慮故事 鳥仔幼兒時期,是個非常活潑的小孩 但到了10歲左右,一連串的不幸運外表變胖、家庭不合、經濟不穩定... 使我變成了孤獨自卑、事事順從的人 儘管長大的我,習得與人相處的方法 也能在工作場域上正常表現 但我總是陷入「為他人而忙」的日子 內心總有個聲音在責罵我:「你怎麼可以不幫忙別人?」 無論是收過低的價格無償幫助有困難或身邊的人 我無暇專注在自己想要的 又無法控制地,回應著他人的請求 直到了孩子出生我被需求量滿點、每小時就會哭鬧的嬰兒,逼到絕境... 焦慮是從哪裡開始?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我的身體和心理都到達臨界點...
about 1 year ago • 1 min read
#7 別當英雄,善用社交資源 遇到困難,你能好好求助嗎? 四月了!大家好嗎?鳥仔也回到台灣,成為一位偽單親媽媽 而回台灣的第二天,就遇到了25年來最大地震 真的是好~可~怕~鳥仔家位處十二樓,有不少的損壞和停電連假四天的兒童節活動也隨之取消 在當下一片混亂,想著孩子和未來連假四天怎麼辦.... 如果是你,遇到困難,會如何解決呢? 四月創作 Podcast 自身資源 vs 社交資源 過去的我,應該會訂下一間飯店,獨自帶著女兒同住在一片混亂之中,努力查詢所剩的連假行程 而這次,我打開了Instagram限時動態向朋友們開放隨揪隨約的邀請並且向婆家尋求協助 沒想到,連假四天,行程全滿!家人、網友、摯友都有見到面!真的是感恩的心,也感謝自己勇敢向外界求助 自身資源:自身的時間、體力或提升能力、經驗,來解決問題社交資源:尋求他人的建議、技術或是各種形式的合作關係 你有英雄主義嗎? 對以前的我來說,使用社交資源一點也不簡單 無論是工作上,或是育兒卯足全力補足自己不知道的知識或盡可能控制所有情況 但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真的好累.... 為什麼不能好好求助?你可能有英雄主義情結...
over 1 year ago • 1 min read
#6 為什麼工作沒效率? 工作技巧大解密 Hi 大家好! 鳥仔正如火如荼準備搬家 要跟大家道歉,這次的創作只有Podcast,文章無法如期完成 而這次鳥仔想聊點 實用的生產力成長 三月創作 Podcast 鳥仔在教育領域的專長是「學習科學」 簡單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協助人們「流暢地成長」 而當我傾聽個案的困境,我時常詢問: 工作/學習不順,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讓我意外的,大部分人都相信 成長的不順利來自於「不夠努力」與「不夠聰明」「其他人的成功,大多來自“努力”或是“天賦”吧...」 那鳥仔今天要告訴大家,大部分的人做事不順利的真正原因,是來自於 不了解任務的本質,以及不了解自己 效率來自於專注 首先,鳥仔第一個介紹的 任務本質是 任務的 發散 與 收斂 發散:收集以及整理資料,e.g.規劃、搜集靈感以及查詢資料收斂:得出結論以及輸出結果,e.g.發表想法、創作以及表演 判斷你的工作裡,哪些是發散或收斂很重要因為發散(準備和規劃)非常重要,卻很花時間而收斂越快,會越快有成果,但也可能錯誤百出 在鳥仔諮詢的經驗裡,許多拖延症的個案會提到自己“做事很慢”...
over 1 year ago • 1 min read
#5 不快樂的人生勝利組 勝利與快樂,你選哪一個? 2024年的春天來了,大家過得還好嗎? 鳥仔在台灣的冬天,參與了 心靈吧台的<奇蹟模式課程>認識了許多人生教練,以協助客戶們察覺生活中的種種卡關之處 而其中,今天我很想介紹給大家一位生命教練- Natasha 施咏晴來聊聊這位超級人生勝利組的故事 二月創作 Podcast 閱讀文章 人生勝利 = 快樂人生? 你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嗎? 大家都告訴你,「你很棒」內心卻無法感到真實快樂 或在迎接完掌聲之後,卻留下些許茫然的空虛感? 在這次的Podcast與文章創作裡,鳥仔介紹了Natasha的故事 一位台大、西北大學MBA高學歷並在外商金融業上班的人生勝利組 內心卻長年有著「生命的無意義感」,以及「我還不夠好的」焦慮迴圈 當我跟別人說:我不快樂,大家卻嘗試說服我,我已經非常幸福… 人生勝利組最大的痛苦,是痛苦不被承認為什麼照著「對的路」走,還是不快樂簡直走投無路 人生勝利背後的焦慮模式 快不快樂,是一種感受 我們在每一時刻的感受,決定了人生是否擁有快樂的品質 那在人生勝利背後,你感受到什麼? “找到了Dream...
over 1 year ago • 1 min read
#4 陷入低潮怎麼辦? 欠很久的電子報回來了 經過了好幾週!鳥仔終於重新發送電子報了! 因為系統Mailerlite,不論怎麼嘗試都無法通過認證終於決定搬到新的電子報系統Converkit! 辛苦大家的苦苦等候,今天先來補一下2月底的創作-低潮 二月創作 Podcast 閱讀文章 2月在台灣的我,理應要活力滿滿但事實卻相反,一切很怪沒有精神,想哭、想發怒的情緒在身體裡徘徊 如果是你,遇到低潮會怎麼做? 過去的我,很害怕低潮罪惡感,責罵內心的脆弱然後,也不知道怎麼的,好像低潮就過了 但低潮走了,厭惡自己的黑暗聲音 卻留下來了... 低潮,可以清醒地走過 二月的低潮,是一場禮物如同在Podcast和文章中所分享的 原諒並容許低潮 探索隱藏在背後的議題 重新建構一個新的自己 我很清醒地走過三段歷程,感受到低潮慢慢退去(真的很慢)儘管內心有掙扎的聲音:「你應該要振作了吧!!!!」 但很開心我允許了它我看見不快樂的童年、懼怕陌生世界的心 哭泣然後和解,我覺得我變了 變得更熱愛分享,對家裡的一切也更寬容 回到美國之後, 我又經歷了一次低潮期...
over 1 year ago • 1 min read